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首页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佬追妻:夫人,又欲又渣锦鲤医女,被八个哥哥团宠了快穿:他们怎么又为我打起来了!惊!穿成退伍京圈大佬的联姻妻子昨日青霄勇者救世工作指导手册神豪系统,她既有钱也有颜121军婚南洋姑娘与军官夺舍索伦森之后无敌小奶团吃破道观,下山当团宠去喽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全文阅读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txt下载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四十四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十八页,辛二,结属真因。

经文讲到,说是“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在本经当中,佛陀很强调一个观念:你的心态决定你的状态。当然,我们强调修行的法门很重要。你要拜佛,你是持什么咒:你持大悲咒,你持往生咒……法门当然有各式各样的功德,但是诸位不要忘掉了,法门是由心来推动的。没有那一念心,这个法门产生不了灭恶生善的效果。你看你把大悲咒放在录音带,你放一辈子,录音带也不能灭恶生善,因为它没有一个心。所以,你是用什么心态来修学,就决定你的状态。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要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找到不生灭心?佛陀讲了三卷的经文,花了三卷的篇幅来找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因为它牵涉到你未来的结果。我们一定是依止不生灭心,才能够成就不生灭之果。因为你用不同的心态来修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比方说,孔夫子有一个很心爱的弟子颜渊。颜渊有一天要坐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颜渊上船以后,哎呀,不得了,风浪很大。这个划船的舵手是高手,不管风浪多大,他都能够把这个船跟风浪打成一片,可以说驾船的技术到了出神入化的意境。到了对岸以后,颜渊非常赞叹,说:你这个船驾到这种程度,你的身体跟船几乎是合成一体。你这个技术,如果我来跟你学习的话,学得会吗?这个驾船人就问颜渊一个问题说,你会游泳吗?如果你会游泳的话,你会学得比较快。后来驾船的人又问第二个问题说,你会潜水吗?你要会潜水,那你学得更快,学得时间更短。说完以后,这个驾船人头也不回就走了。

颜渊觉得很奇怪:我跟你学驾船,你问我会不会游泳、会不会潜水,这有什么关系呢?他心里很多疑惑,回去就请教他的老师。他问孔夫子说,我今天想要跟一个驾船的人学驾船,他问我两个问题,问我会不会游泳、会不会潜水。这是什么道理呢?孔夫子说,善游者能忘水也。说,你要会游泳,你就能够把这个水忘掉,你对他就无所罣碍,你才能够把船驾好。这个船是依止在水当中的,它不能离开水的。

也就是说,这个船,假设是我们一个个体生命,一个五阴身心,这个大海就是真如本性嘛。你说我们身心世界有很多痛苦,你要处理这个痛苦。我讲实在话,你没有找到大海,你这个身心世界痛苦很难处理,你没有找到根本嘛!所以你看本经这个思想,它的好就好在哪里呢?找到你生命的根本,那枝末的东西就很好处理了。

所以这个地方讲说:“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一个人能够知道你的心性,你的本来面目是不生不灭,你怎么会怕死呢?死亡是一个生灭的、因缘的变化而已,而你的心从来也没有生,也从来没有死。这就是一个观念的转变。观念转变,你的心态转变,你整个生命也就跟着转变。心态就决定你的状态,你能够无所畏惧。

所以我经常劝那些修净土宗的人:你要学一学《楞严经》的思想,怎么去正念真如;你才能够慢慢达到,临终的时候内心能够无所畏惧、无所颠倒。这个时候就像忏公师父说的:我们要恢复到本来无一物,然后再把佛号提起来。那就非常好了,禅净双修。

己二、叙仪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法会大众到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完全大开圆解了。大家为了感恩,拜佛,而且身体合掌。内心可以说非常的感动,非常的感激,未曾有这样的经验。这个时候,在佛陀面前就说偈颂来赞叹佛陀。

戊二、当机偈赞 分二:己一、赞叹述益;己二、誓愿请加

我们看经文。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这一段是“当机偈赞”。这“当机”,就是阿难尊者。他代表大众,用偈颂来赞叹佛陀跟这一部首楞严的法门。这地方有两段:第一个,赞叹述益;第二个,誓愿请加。一方面赞叹叙述自己的利益,一方面发起誓愿请佛加被。

己一、赞叹述益 分二:庚一、赞圆常人法;庚二、述所证浅深

“赞叹述益”当中又分成两段:第一个,赞圆常人法;第二个,述所证浅深。首先赞叹圆满常住的人跟圆满常住之法。

庚一、赞圆常人法

这一段经文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先赞叹人。

“妙湛总持不动尊”,这个是赞叹说法之人,就是佛陀。身为一个佛陀,当然,他所有的功德都是从他一念心性所流露,所以我们不赞叹他各别的功德,而是赞叹他整体的功德,就是他一念的心性。他完全彻悟了现前一念心性。

一念心性,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三段:

第一个是“妙湛”。这个地方是指一念心性的不变之体,所谓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前面经文说的“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就是那个不变的体性,那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体性,这个是值得赞叹。

第二个是“总持”。这个地方是赞叹一念心性的随缘的作用。我们前面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当然,这个地方,佛陀他这个总持不是循业发现,应该是随顺他的愿力普门示现。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说法,令其解脱。他能够总持一切的法门来作种种的示现。这个地方是赞叹一念心性的随缘的妙用。

第三个是“不动”。这个“不动”是把前面的不变之体跟随缘之用作一个整合,体用不二。

身为一个佛陀,他一方面证得不变之体,一方面证得随缘之用。他可以说是九法界众生之所共同尊敬,值得尊敬赞叹,所以叫作“尊”。

这一段是赞叹说法的人,完全彻证清净的本性。

第二个,我们看赞叹法:“首楞严王世希有。”

当我们要悟入这一念心性的时候,必须有一些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本经所说的所谓的首楞严王三昧。这个三昧,天台宗的解释就是空假中三观。我们现在是一个生灭的身心世界,怎么办呢?

首先修空观,观察你的身心世界是从什么地方来。它不自生。你说父母把你生出来。不对。父母没办法把你生出来。父母能够把你生出来,你应该跟父母完全一样。他把你生出来,你的思想应该跟他完全一样。事实上不然。你是假借父母的因缘出现而已。我们从什么地方来,我们找不到一个来处。所以,从空观当中破除我们对相的执取,破除妄相。

那么假观呢?我们开始去观察这个身心世界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我们怎么去断恶修善、趋吉避凶。

第三个,中观,就是空有无二的道理。

你能够把空假中三观好好地配合,你就能够进入首楞严王三昧,就能够从生灭的因缘回归到不生灭的本性。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你看后面,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从假入空观。也就是说,其实《楞严经》的思想是偏重在摄用归体,怎么从一个有漏的五阴身心回到我们的真如本性。《楞严经》是讲这个观念。《法华经》是依体起用,当你找到真如本性以后,怎么用你的真如本性来创造更大的功德,跟三宝结缘,积功累德。所以《法华经》是依体起用。这两个思考不一样。《楞严经》偏重在破妄,摄用归体;《法华经》偏重在显真,显你自性的功能。所以这两个——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是相互作用的。

身为一个首楞严王三昧,它能够破除我们的妄想执取,这件事情是非常希有难得。因为它彻底地破坏,不像我们在过去修无常观、无我观只是个体的破坏,这个是整体的破坏。所以,从首楞严王三昧当中我们能够称性起修。

蕅益大师说,其实我们也可以从性修二德来发明这个偈颂。说是“妙湛总持不动尊”,这个是众生本具的性德,而首楞严王三昧是修德。我们能够依止现前一念心性来生起修德,最后再开显我们的性德,说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样子解释也可以,性修不二。或者是“赞美人法”也可以。

庚二、述所证浅深

阿难尊者叙述自己在听了三卷的经文以后,所证悟的功德浅深。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只获法身。

阿难尊者听了《楞严经》以后,有什么样的受益呢?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他知道这一念心性是本来不生、本来不灭,消除了无量劫的颠倒妄想。

我们前面一再强调,我们的颠倒妄想是从五阴身心生起的。你要没有身体你怎么打妄想?你一定有一个身体、有一个思想,你才能打妄想。佛陀在讲本经的时候,把我们的身心世界这种虚妄相完全破坏了。他一再告诉我们,这个身心世界是来无所从、去无所止,没有真实体性,只是一个刹那刹那生灭的影像而已。我们所有的妄想都是以身心世界为住,所谓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所以,当我们身心世界这个水泡的妄相被破坏以后,附在这个身心世界的妄想也跟着破坏。

第二,“不历僧只获法身”。破妄以后,我们并没有偏空,还能够不需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而证悟清净的法身。

这个清净的法身,就是我们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现前一念心性。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这一段的“获法身”是一个解悟,不是证悟。按照蕅祖的判教,阿难尊者在这个时候是圆教的初信,断除三界的见惑,大开圆解。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真实地“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过去的思考都是绕着我们这个生灭的身心世界,我怎么样、你怎么样。真正悟入真如本性的人,他看事情不是这样子。他从一念心性出发,他看到人生就像一个水泡,起起落落,如此而已。所以他这个时候不再随妄相而转,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个时候他的心已经观察到真如本性的存在。虽然他还没有回家,就像古德说,他看到家在那个地方,虽然还没有回家,但是他已经知道、相信家在那里。因为他这个时候还有无始的习气,六根中有很多习气。但是他见惑已断,他知见已经建立起来,信心已经建立起来,大乘信心建立起来。但是还有很多的烦恼习气要对治,所以他后面还要发愿,还要产生很多的修学。

到这个地方,是阿难尊者一方面赞叹佛陀、赞叹法,一方面把自己听完三卷经文以后所得到的利益表达出来,说是“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只获法身”。

己二、誓愿请加 分三:庚一、发大愿;庚二、请佛加;庚三、喻不退

从生灭的因缘回到清净本性以后,他开始发愿,请佛加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这一段有三小段:第一个是发大愿,第二个请佛加,第三个喻不退。

庚一、发大愿

先看他所发的誓愿。

阿难尊者所发的誓愿,蕅益大师把它分两段:第一段是讲到四弘誓愿;第二段是讲到增上的誓愿,更加殊胜、更加强烈的誓愿。四弘誓愿我们叫作总愿,每一人都要发的。增上的誓愿就不是每一个人都发得起来,是各别的誓愿。

我们先看总愿:“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愿今得果成宝王”,这指的是依止道灭二谛所发的上求佛道的愿。我希望能够成就无上的宝王,无上的宝王当然是佛陀。“还度如是恒沙众”,是依止苦集二谛所发的,下化众生。前面是跟智慧相应,这个跟大悲相应。我希望能够回入众生的世界来度化苦恼的众生。所以这个等于是上求下化。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那么你为什么发这个愿呢?解释这个道理。因为我必须把我这个深心……这个深心,蕅益大师说,悲智相应,名为深心。说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甚深广大,超越时空,无有穷尽,所以叫深心。我愿意把我这一念上求下化的深心,献给十方尘刹的苦恼众生,这样子才能够报答佛陀对我的开导之恩。这个是说明他发愿的理由。

这一段等于是一般的菩萨所发的愿,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蕅益大师的意思,这一段不是所有的菩萨都发得起来。我们先解释这个经文,再说明它的殊胜。

说是希望无上的世尊您能够给我证明。这个证明,古德解释就是一种加持,希望佛陀再给我加持。我虽然已经开悟了,但是我还有很多很多的烦恼没有断,很多很多善法没有成就,希望佛陀不要放弃我,继续加持我。

那我希望我未来怎么做呢?“五浊恶世誓先入。”菩萨所发挥的空间很多。五浊恶世它的特色有两个:

第一个,法。五浊恶世就是去佛久远、魔强法弱。在人寿从八万岁慢慢减到两万岁以后,进入五浊恶世。这个时候离佛陀出世的时间相当的远,魔强法弱。让我们堕落、诱惑的力量越来越强,会刺激我们起烦恼的力量越来越强,会启发我们善根的法越来越少。外在的环境已经形成一个魔强法弱的环境。

第二个,从众生的根机来说,生长在末法时代五浊恶世,是刚强难化的。这种众生的个性都很坚强,你很难改变他,他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那么,面对这样的一个刚强难化的、魔强法弱的时代,阿难尊者说,我愿意先到这个地方来度化这样的苦恼众生,而且,假如有一个众生尚未成佛,我绝对不会趋向于偏空的涅盘。只要众生还没有成佛,我不会放弃努力的。

蕅益大师说,这样的誓愿,一般人没有彻证清净的本性,发不出来。你看一个人,他要对相状有所执着、心中还是向外攀缘的时候,他看到五浊恶世他是害怕。你看《法华经》,我们以后有因缘研究《法华经》。《法华经》讲到,阿罗汉回小向大以后,很多人不敢回到五浊恶世,他宁可到比较好的世界度化比较有善根的众生。也就是说,你对相状,外相,没有彻底地参透,你很难去抗拒众生的烦恼。

这个地方,为什么阿难尊者敢发这个誓愿呢?他不是一时的冲动,他真正地看到清净本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一定称性起修,他才敢去发这个誓愿;他一定要入到这个真如三昧,从这个无相的智慧发动,他才敢说“五浊恶世誓先入”,才敢讲这句话的。

这是依止这种清净广大的智慧所发起的两种誓愿:一个是上求下化,一个是到五浊恶世来度化众生。当然,也包括来这个地方历练的意思。

庚二、请佛加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发下誓愿,当然设定了整个目标,但是他还必须要请佛陀不断地加被。

阿难尊者对佛陀的赞叹,“大雄大力大慈悲”,这个“大力”是赞叹佛陀的般若德。他有这个观照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来破除对妄相的执取,叫大力,破妄的力量。

“大雄”是指法身德。前面是破除妄想,这个地方是开显法身,说明所证的理体。前面是讲能观的智,这是所证的理。依止能观的智去照见五阴皆空,来发明法身的理体,叫大雄。

破妄显真以后,产生大悲的妙用,这个就是解脱德。大力是般若德,大雄是法身德,这个是解脱德,产生“大慈悲”的妙用。

这是以三德来赞叹佛陀,希望佛陀您能够更进一步地为我开显二十五圆通。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为二十五圆通求法。前面是建立正见,这以下就开始正式地修止观。

这“微细惑”,就是指的三界的思惑。前面阿难尊者讲到说:“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只获法身。”他的三界的见惑已经破坏了。但是他六根当中积集了无量的习气,烦恼习气他必须要慢慢地消除。希望佛陀能够再讲三卷半的圆顿止观,使令我能够早日证得无上的妙觉佛果,依止清净的福德、智慧两种庄严,来坐十方的道场,来开显大乘法门。

这是他发了愿以后,等于是继续地请法,请佛陀慈悲地继续讲下去。

庚三、喻不退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他用这两句话来表达他的心态。“舜若多”就是虚空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说,即使虚空是可以消灭……当然,我们知道虚空是不会消灭的。你盖一个房子,地震,这房子破坏了,但我们没有说哪一个人把虚空破坏了,不可能。他的意思就是说,即使你可以把虚空破坏,我的这一念心(这个“烁迦罗”就是金刚),我像金刚的心是永远不会退转的,遇到任何的人事、任何的时空,我的心是永远不会退转。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不是安住在相。一个人的心安住在外相,那就很危险,因为那个相是变化的。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他就不退转。

这一段,等于是佛陀讲完三卷以后,阿难尊者开悟所发出的誓愿。当然,他所开悟的,我们讲就是“明心见性”。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明心见性的重要。

在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君要举办一个国家的庆典。他有一个很好的钟,庆典的时候把这个钟撞起来,声音非常嘹亮。但这个钟少一个架子,所以他就请一个木匠,希望把这个架子做起来,好把这个钟挂上去。这个木匠经过三七二十一日以后,把这个架子做出来。这个钟一挂上去啊,哎呀,不得了,天衣无缝。不管是造型,不管是它的比例,那个钟撞起来那个声音,实在可以说是非常的圆满殊胜。

法会结束以后,大家看到这个钟架做这么好,就打听这是谁做的,就找到这个木匠,说,你这个钟架实在做得太好了,没话讲!你是怎么做的?

木匠说,我在做之前,我要斋戒沐浴七天,我要息诸缘务。他说,我整天这样斋戒沐浴,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已经忘了我做这个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做了别人会赞叹、会毁谤、国王会赏我多少钱,这样的利养的心完全忘掉。三天而忘利。但是我觉得不行,再斋戒,五天而忘身。到第五天的时候,我的身体忘掉了,身体的变化,感到热、感到冷,这个身体的变化也忘掉了。这个不行,继续斋戒,七天而忘我。到了七天的时候,我那个自我意识也忘掉了,没有人我的对立了。

三天而忘利,五天而忘身,七天而忘我。到第七天的时候,我的内心一片平静,我已经忘了我在为谁做事情,我只知道心中只有一个影像,就是架子。这个时候我很平静地拿起我的斧头,跑到山中去,我很自然就看到哪一棵树适合做这个钟架,把它砍下来。砍下来以后很自然地就做成这个架子。我所做的事情无非是以天合天,以天然的心去寻求一个天然的价值。

当然,这当中就包括了三个重点:忘利、忘身、忘我。其实,在打佛七的时候你会发觉,我们佛号念得最好的那一支香就是:第一个,我忘掉我为什么打佛七,忘掉得失利益;第二个,你那个色身,这一块肉,六七十公斤这个色身也要忘掉;第三,最后,谁在打佛七也忘掉。这个时候你这个的心跟佛才打成一片。就是这样子。

你说,我们为什么佛号念不好?心有千千结嘛。我们就是在这个五阴身心里面到处惹尘埃,把自己的能量都耗损在这个地方。所以,那个木匠的意思就是说,我不是有什么样好的技术,我是调整我的心态而已。很多人说,哇!你是跟谁学什么技术?不是。心态决定你的状态。就是我在做这个钟架之前,我善调其心!做了这个工作。

当然,到这个地方为止,佛陀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菩萨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学会比较圆满,是这个意思。

好,我们再往下看。

丙二、广破余疑 分二: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丁二、明迷悟因缘无性

这一段是广泛地破除二乘的无学之人心中的疑惑。我们解释一下。

蕅益大师说,其实前面三卷的经文,佛陀对于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个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道理,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但是二乘之人有一个问题,法执特别重。烦恼障轻,所知障很重。他对于前面佛陀所说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四科,这个相状是生灭的,而且都是一念心性所显现的,他产生疑惑。换句话说,我们一念心性即空,它是不变,这一部分阿罗汉他同意,我们这一念心性是空性。即假,它能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它会变现种种的五阴。随缘这一部分,阿罗汉听了以后,听不懂。说我们这一念心性又怎么能够创造外境呢?说是外在的世界是内心所创造的,这怎么可能呢?因为二乘人一路都是把心跟境是切开的,所以它这一段产生很大的疑惑。就是心境之间的互动,内心怎么创造外境,外境又怎么回到心性,这个观念它产生了很大的障碍,所以佛陀必须再继续说明。分两段:一,明事理性相本融;二,明迷悟因缘无性。

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 分三:戊一、疑请;戊二、许宣;戊三、正说

先看第一段,明事理性相本融。这个事相就是我们的五阴身心,生灭变化的;这个理性就是现前一念心性。那么心性怎么能够创造事相,事相又怎么回归到理性,这两个观念要怎么融通呢?佛陀必须再加以说明。这个地方分成三段:第一个,疑请;第二个,许宣;第三个,正说。

戊一、疑请 分二:己一、叙敬;己二、叹述

我们看,二乘人心中有疑惑来启请佛陀开示。“疑请”当中又分成两段:第一个,叙敬;第二个,叹述。

己一、叙敬

我们看叙述的一个恭敬的仪式。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佛陀讲完了四科七大,阿难尊者也开了悟,用偈颂赞叹佛陀,也发了愿。这个时候,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就是满慈子,在大众当中站起来。因为他要请法,不能坐着,要从座位站起来。站起来以后,“偏袒右肩”——这是印度表示恭敬的一种仪式,然后右膝着地,双手合掌,内心恭敬,来白告佛陀。这是说,他本来是坐着,这个时候站起来请法。

己二、叹述 分二:庚一、叹教;庚二、述请

我们看己二的“叹述”,赞叹、叙述佛陀的功德。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个,叹教;第二个,述请。

庚一、叹教

先看赞叹大乘教法的殊胜。

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大威德世尊”是赞叹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陀以真实的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断除心中的烦恼,所以叫大威德。“善为众生”,是赞叹佛陀善巧的智慧。他能够用种种的善巧譬喻来演说妙法,开导众生。这个是佛陀利他的功德。所以这两个是包括佛陀自利利他的功德。

身为一个佛陀,他能够开演如来所证的“第一义谛”。这个第一义谛,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它当体即空,当你入空观的时候,一念心性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无相;入假观的时候,它就变现了五阴身心;然后你再入空观,又回归到一念心性。这个可以说是不思议境,不可思议的。一念心性能够变现万法,万法又能够回归到一念心性,这个是很难讲清楚的。而佛陀竟然能够用这样的语言,把一念心性怎么变现万法、万法又怎么样回归到一念心性,“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讲这么详细,实在是大威德,实在是善巧方便。所以说先赞叹佛陀一番。

庚二、述请 分三:辛一、总述疑情;辛二、别述二难;辛三、请佛开示

我们再看“述请”,正式地叙述他心中的疑情。这当中有三段:第一个,总述疑情;第二个,别述二难;第三个,请佛开示。

辛一、总述疑情

先拢总地叙述他心中的疑情。看经文。

一、叙昔未闻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这个地方,他自己叙述他个人的因缘。说我富楼那,身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过去的场合当中,佛陀经常地公开赞叹,说我身心世界的功德就是善为说法,我能够成就四无碍的辩才。佛陀在过去当中,不但赞叹我在释迦牟尼佛法当中说法第一,乃至于过去七佛当中,乃至于未来贤劫诸佛当中,我都是说法第一的。

二、求今断惑

身为一个说法第一的阿罗汉,现在听到佛陀这个楞严法会,我现在的情况,我也说一下。这个地方,“说法第一”是讲他过去的状态,这以下讲他现在的状态。说我身为说法第一的阿罗汉,我听了前面的三卷经文,我把我的想法表达一下。

我听到佛陀精微奥妙的法音,说是一念心性“依体起用,全真成妄;摄用归体,全妄归真”,这个真妄不二,我讲出一个譬喻。好像一个聋子一样,耳朵聋的,已经听不到声音了,又远在一百步那么远的地方有一个蚊蚋,就是一个小蚊子的声音,我不要说是见到,连听都听不到。

这个聋子就比喻二乘人。二乘人从来没有听到一念心性的道理,他只知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从无常、无我当中断除三界的见思,而进入偏空涅盘。所以,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具足少知少见的聋子。这个百步之外就是说,他所觉悟的道理,跟佛陀讲的这个真如的道理,是有一段很远的距离。所以他根本是证不到,甚至于过去连听闻都没有听闻过。这是把自已的心态表达出来。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这个地方,他等于是讲到自己的种性的差别。说,事实上,我心中有疑惑是我个人的问题。因为佛陀已经在前面四科七大的文讲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在一念的无生的清净心当中而显现万法,所谓即空即假即中,这个讲得很清楚。并且对我来说也破除了心中一部分的疑惑。但是我另外一部分,还不能够详细地去了解这个义理的真实的趣向,而达到完全没有疑惑的地步。于是他说,世尊啊!像阿难之辈,他是有学之人,他断了见惑而已。他虽然开悟了这个四科七大都是一念心性之所显现,但是他三界的烦恼没有断。而我等无学之人,已经成就了阿罗汉,证得我空的真理,断除了三界的见思,但是我对于佛陀的这个法音,还是“纡”。这个纡就是缠绕很多很多的迷执。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阿难尊者比较偏重在菩萨种性。菩萨种性就是烦恼障重、所知障轻。他的我执比较重,法执比较轻。二乘人的特色,是烦恼障轻、所知障重。也就是说,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说,他对一念心性随缘不变的空性能够接受,但是一念心性能够不变随缘,显现十法界的妙法,这一部分他有障碍,随缘这一部分有障疑。

喜欢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m.ayshuwu.com)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爱乐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农家小福宝开挂了大明之雄霸海外穿越七零:带着系统发家强国震惊!天道剑君他被白莲花俘获了医路青云无错版天苍黄快穿:救赎黑化男配后被娇宠了重生年代文孤女有空间混迹花都隐灵诀全能修炼系统穿越成为娱乐圈神豪永恒心语医路青云免费阅读无弹窗医路青云类似小说一级警戒这个反派太过深情121军婚南洋姑娘与军官王者荣耀:大神,快接招陆隐小说全文完结阅读免费
经典收藏军婚,我的极品婆婆重生八零:只属于你的童话念念食谱三界外传绝世药皇修仙:大佬罩着我实在太爽了顾总,夫人她回农村种田啦快穿:殿下她又病又凶诸天万界做反派的日子观一方姹紫嫣红快穿之万人迷女配的上位神奇宝贝:华丽大赛之巅峰对决双魂冰心劫冲喜新婚夜,昏迷不醒军官破了戒吃饭睡觉打邪神大师姐只想摆烂,灵剑争着认主渣王想纳妾,这个王妃我不当了最好d遇见cos莹草却穿越到奥特成了真妖时光竹简
最近更新莫笑相公痴江澄重生后斗罗:我带着史莱克全员成神师父命我下山寻夫睡前听的小故事小镇起风云黑西游:佛法东传?我大唐西征再理你我就不姓宋,皇上:赐国姓嫂子是女帝,我还考状元干嘛!惊!七零美娇娘是个大力士蔚蓝档案:童话之梦杂文奇谈玄学傻妻掉马后,全球大佬排队宠第二世在古代八年未见面的乡下小娇妻来随军了住手,也不看看我是谁改修无情道后,全宗门哭着求原谅快穿,女将军,为了救爹我穿越了漫威世界的次元法师当家主母换嫁后,冷面将军宠不完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txt下载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