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首页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被换亲,她嫁未来暴君种田逆袭轻尘栖弱草之异世侧妃穿成校草后妈,创飞霸总全家只此温离时光竹简观一方姹紫嫣红念念食谱夺舍索伦森之后无敌救命!修仙文疯批男主他不守男徳油茶树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全文阅读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txt下载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七十五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六十五页。寅二,现六凡法界。

这一大科,我们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依止一念清净的心性所生起的利他的妙用。这当中有三种的功德妙用:第一个是三十二应身,第二个是十四无所畏,第三个是四不思议无作妙德,这三种的功德利益。

那么佛菩萨的加持力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以四个字来作一个总持。蕅益大师说,这所有的加持力,根据“慈悲感应”而来。慈悲感应,这当中有两种的力量:

第一个是佛力不可思议。佛菩萨经过返妄归真,开显自性以后,他那一念清净的心法尔就具足了拔苦与乐的大慈悲力。这种功德力是存在法界当中的,无时无刻不存在的。这个叫作能应。

第二个是众生内心的希求。我们希望能够离苦得乐而向佛菩萨祈求,这一部分是能感,就是我们的心力也不可思议。也就是说,我们心灵的祈求的力量去感应佛菩萨的那种大慈悲力,所以使令我们获得这么大的加持力。

就着我们众生的能感这一部分的希求,蕅益大师又把它分成两种:第一个就是我们过去纯厚的善根,第二个是我们今生精勤的三业。这两个因缘能够感应佛菩萨的加持。

当然,有些人是因为过去的善根深厚而产生了感应。比方说我们讲临终十念。你看《观经》里面讲到,临命终的时候,这个造恶凡夫,他一生当中根本没有修学善业,也没有听闻佛法,但在善知识的开导之下,因为忏悔而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具足十念,然后把这种强大的地狱的果报就转成阿弥陀佛所谓的莲花化生。为什么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去感应佛菩萨的本愿功德呢?蕅益大师解释说,这个是多生多劫净土的善根成熟。他今生没有修净土,但是他过去生当中在净土宗的栽培非常深厚。他可能前生在临终的时候只是一时的差错而没往生,但是他净土栽培的善根这种金刚种子是不会坏失的。所以我们看到,有些人今生也没念观世音菩萨,也没念地藏王菩萨,但是他偶尔忆念一下就产生很大的力量。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第一种,他过去的纯厚的善根所成就的。

第二种是今生精勤三业的修学。我们今生的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意业的观想,身口意三密的加持去感应佛菩萨的这种加持力。

这两种因缘就能够招感佛菩萨对我们的现身跟说法。

寅二、现六凡法界 分二:卯一、成就乐欲;卯二、成就厌离这三十二应身当中其实分成两类。我们前一科讲到现四圣法界,他显现的是四圣的身来宣说三乘的出世的法门;这一科是现六凡之身来宣说人天乘的善法。这个地方是有所不同。这当中分两科:一,成就乐欲;二,成就厌离。

卯一、成就乐欲

【图一】

成就乐欲,就是菩萨应众生心中的好乐跟希望,而使令众生能够成就安乐的果报。你有什么样的希望,那么你用你的希望来祈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为你说法来满你的愿,是这个意思。

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是满众生生天的愿,第二个是满众生人道之愿。

我们看成就天果报的愿,第一个是应梵王身。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这以下的每一段经文都分成能感跟能应。第一个是讲到众生这一部分的能感,然后再讲到菩萨的大慈悲的能应。我们先看能感。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这个是招感佛菩萨感应的一个主要因素。说假若有一类的众生(这个众生指的是欲界众生),他的内心是“欲心明悟”(这个“明悟”不是说明白实相的道理,而是说他心中对于淫欲的事情已经产生了一种明白跟觉悟的智慧,他能够如实了知爱欲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他内心有这样的觉悟)。依止这样的觉悟产生以下的修学,他“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日常生活当中严持净戒,使令他这个欲界的色身保持清净无染。这是指的众生有这样的希望,希望能够追求清净无染的身心世界,他心中有这样的希望,而且他也如实地向佛菩萨祈求。

我们看菩萨是怎么回应的。

“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观世音菩萨这个时候就应众生的祈求,现出梵王之身,来宣说离欲清净修学禅定之法,使令他能够远离欲界而成就梵天的果报。你心中有什么样的希望,佛菩萨就应你心中的希望来宣说相应的法,使令你达到心中的希望。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假设有一类的欲界众生,他心中有一个希望,希望能够成就天主(这个地方指的是忉利天的天王,就是我们说的释提桓因)。身为释提桓因他有什么样的功德力呢?“统领诸天”,包括三十三天以及四天王天。那么这个时候菩萨是怎么回应的呢?“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宣说上品十善以及种种的领导之法,使令他能够成就帝释的果报。这个是讲到成就天王。当然,众生的希望各式各样,有些人希望变成大富长者,有些人希望能够统领大众,不同的希望就产生不同的结果。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假设有一类的众生,他希望自己的色身能够自由自在地游行于十方(这个十方指的是六欲天乃至于人世间的整个四大部洲)。这个时候菩萨就在彼前,现出他化自在天的身(他化自在天就是六欲天的天顶),宣说上品十善以及未到地定之法,使令他能够快速地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假设有一类众生,他对未来有一个希望,希望能够飞行虚空,在整个大千世界的虚空飞行(前面所说的飞行是指的六欲天,这个地方是包括四禅,从人世间到四禅,这个叫作虚空),我于彼人之前现出大自在天身(就是摩醯首罗天王身,也就是色界的天顶,这个大自在天身等于是整个世间有为的福报中最为殊胜的),宣说上品十善,还有四禅乃至于四无量心的法门,使令他能够成就这种飞行虚空的愿望。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一类众生,他心中对未来的生命有一个希望,希望能够去统领这一切的鬼神,而且能够去救护国土(鬼是指无福报的,神是有福德的;没有福德的叫鬼,有福德的叫神),统领鬼神。他经常希望能够去巡视世间,一方面消除世间的灾难,一方面赏善罚恶。他心中对未来的生命有这样的希望,那么,观世音菩萨就在彼前现出天大将军身,天上的大将军身,来宣说五戒十善以及秘密神咒,招呼鬼神之法,使令他快速地成就。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一类的众生,他对来生有什么希望呢?他希望能够去统治世界,保护众生,所统治的世界包括人世间跟四大部洲,他保护这个四大部洲的众生远离一切种种的灾难。他有这样的使命感,那么观世音菩萨就在彼前现出四天王身,来宣说上品十善、护国安民之法,使令他能够快速地成就。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一类众生,他希望来生能够受生到四天王宫去,而且能够驱使人世间的八部鬼神,观世音菩萨就在彼前现出四天王太子之身,来宣说上品十善乃至于符咒(招呼鬼神之法),使令他成就。

这诸天当中其实是分成两类:一个是欲界天。当然欲界天主要是上品十善。第二个就是色界天。色界天除了十善以外,加上四禅乃至于四无量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想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说我们学佛以后,每天这样拜佛念佛,到底有什么效果?也就是说,到底佛菩萨的加持力是不是真的存在?还是我们拜佛只是借事显理,假借这个拜佛的因缘来开显自性而已?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很难讲!

佛菩萨到底对你有没有加持力,这个看你心中的祈求,跟你的信心和愿望有关系。如果你不相信佛菩萨的存在,那佛菩萨对你等于是不存在,就等于是没有。你完全不相信佛菩萨有加持力,而且你心中也没有任何希望,那佛菩萨法身不可思议的大慈悲的加持力对你来说是完全没有,就等于不存在,答案就是没有。

如果你“深信诸佛皆充满”,你深信佛菩萨的法身是无所不在的,佛菩萨的色身虽然灭度了,但是他留在法界当中那种大慈悲的本愿功德是存在的,而且你也至诚地向他祈求,那佛菩萨对你的加持力是存在的。

所以,佛菩萨的加持力,我们看这个地方的道理,是因人而异的。因人而异,这个地方我们可以从两层来说明。

如果你念佛菩萨的圣号只是一念的信心,但是你没有太大的希望——你刚好身体痛、肚子痛,或者遇到了没办法处理的灾难,就很至诚地念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欸,感应道交,把你这个灾难消灭。《阿弥陀经》也提到这个观念,就是我们以一念的信心来忆念十方诸佛的名号,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也就是说,我们依止信心来忆念佛菩萨的圣号,能够得到诸佛的护念加持。

但是,如果你只是信心,你不能往生,你一定要加上发愿。你能够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强调:往生的观念是一种愿望。你念这句佛号,你是真的有一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的愿望来念佛,这个佛号才能够产生往生的力量。否则,这个佛号对你来说只是一种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一个人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愿意改变。佛菩萨是不能帮你改变的,这个诸位要知道。你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想做,佛菩萨就帮你改变,不是。这个地方的经文是说,你很想改变,但是你有障碍;你真的是产生这样的觉悟:我一定要改变,我来生一定要成就什么,你心中有很强烈的希望,这个时候佛菩萨就现前,为你说法,改变你的思考模式,改变你的行为,结果你的因缘改变了。当然,你的希望是各式各样,佛菩萨满足你的愿也就各式各样。

所以你看,菩萨戒里面提到一个观念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不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说我不受菩萨戒,我也能够断恶、修善、度众生。但这个地方有很大不同。其中一点不同,你受了菩萨戒,产生这个菩提的愿望,你做事情是以愿望来做事情,你有菩提心,“一者十方佛,悯念常守护”,“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所以,为什么受菩萨戒的人很容易得到佛菩萨的感应加持?因为他有那种强烈的希求无上菩提的愿望。

所以我们要知道,感应道交,你的心力跟佛力,你的心力永远是主动。你一定是从心灵当中释放一种强烈的希求的磁场出来,佛菩萨法身的功德才能够启动,以心力来带动佛力,或者说以心力来感应佛力。这个地方的经文完全是这个道理。

有一个善知识,他讲一个譬喻很好。他说众生跟佛菩萨之间的互动,好像小孩子跟母亲一样。他说,小孩子在哭,大人就会过来。他要不哭,大人不过来。你好好的,佛菩萨没办法帮助你。小孩子有祈求,但不能讲话,只好用哭的。你哭的时候,佛菩萨,这个母亲,就拿一个糖果给你吃。欸,你满足了,那就好了。他给你一个糖果,你继续哭,看这个事情还不行,他拿一个蛋糕给你。你又继续哭,佛菩萨最后就把摩尼宝珠给你。所以,感应取决于你心中有多大的希望。你看你愿意做一个小小的国王,你愿意做一个天王,你愿意做一个摩醯首罗天王,佛菩萨就跟你讲你相应的法。就是说,其实我们的生命还是自己决定的,你希望变成什么样的结果,是你自己的希望决定的。

当然,这个希望是怎么来的?跟你的智慧有关系。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产生抉择。所有的希望都是经过我们对生命的抉择而产生的。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听经?就是提升你的见地。你有这种见地,你就有这种希望,这种理想抱负,那么佛菩萨就满你的愿。这个地方说明这样一个差别的因缘。

前面这一段是讲到成就天人众之愿,这以下是成就人道众生之愿。

若诸众生,乐为人主,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一类众生,他对来生有一个希望,希望来生能够成就这世间的国王,统理一国的众生。这个时候当然他也跟菩萨祈求。菩萨就在彼前现人王身,而为宣说五戒十善以及帝王德业之法,令其成就。

“帝王德业”这句话我们要再解释一下。你要能够统领大众,是要有一点德行的,不是你福报大就能够统领大众,不是这样。你福报大,你可以做一个大富长者,但是你要统理大众,要有一种德行。

我亲近过很多老和尚,有些老和尚很会修行,福报也很大,但是不见得适合领众;但是有些老和尚福报很大,也非常会领众。这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忏公师父。我觉得他老人家有两种德行是不得了的:第一个,他非常地知人善用。一个领导者,其实你不必有太高的能力,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人是什么能力,可以放在什么位置,要知人而且要去善用。忏公师父有这种德行,他很清楚地知道你的优点在哪里,你适合做什么事情。第二个,领导者很重要的就是要有情有义。老人家对于手下的干部,只要有功的,他不吝惜重重地犒赏,使令很多人愿意为他卖命。一个领导者,你不一定要很聪明,但是你一定要有情有义。

所以这个帝王的德业包括至少是两个:第一个,你要会知人善用;第二个,要有情有义。这种德行具足了,你来生就有可能“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所以,你的果报是跟你内心的状态有关系的。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一类众生,他对来生有一种希望,希望能够去管理、统筹同一族姓生活的事务,而且他希望在世间受到人民的恭敬跟爱戴。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就在彼前现出长者之身,来宣说怎么去布施众生,仁民爱物之法,使令他能够快速地成就。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一类众生,他心中有一种好乐,喜欢谈说古今的嘉言典章来垂训于后世,而且在个人的修学方面能够深处尘劳而不染世欲,以道自居。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就能够现出居士身,来宣说清心寡欲、以道修身之法,使令他能够快速地成就这个居士之身。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一类众生,他心中的希望是治理国家的政务,而且他能够很清楚地剖析种种的冤屈,决断是非,很适合做省长或者县长(我们讲“邦”,邦是比较大的国土,就是省长,邑就是县长)。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就现在彼前,现宰官身,而为宣说修身齐家、护国爱民之法,使令他能够快速地成就。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一类的众生,他好乐种种的数术(第一个“数”是指的天文地理、阴阳五行这一部分,第二个“术”是指医卜命相、书画符咒这一部分),而且他日常的生活当中是爱乐调养色身以延年益寿。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就现婆罗门身,来宣说调气炼丹之法,使令他能快速成就。他有这种希望,菩萨就满他的愿。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一个男子,他心中一方面好乐修学佛法,一方面厌弃世俗的杂染的生活,好乐过出家寂静的生活,而且也欢喜奉持佛陀所制的种种戒律。观世音菩萨面对这样的因缘,就现出比丘身,来宣说戒定慧三学之法,使令他快速成就。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个道理跟前面一样,只是说一个是现出比丘身,一个是比丘尼身,所宣说的都是离染清净的戒定慧之法。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男子,心中好乐佛法,也愿意去奉持佛陀的五戒,但是他不能够舍离世俗的生活。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就现出优婆塞的身,来宣说五戒的修学跟护持三宝之法,使令他能够成就优婆塞的身。优婆塞翻成汉语叫近事男,亲近、承事三宝之男子。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个道理一样,只是说前面一个是优婆塞身,所现的身是不一样。一个是近事男身,一个是近事女的身,说的法都是五戒的修学跟护持三宝之法。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一种女众,她内心有一种兴趣好乐,“内政立身,以修家国”。内政指的是家中的事务,包括她很喜欢去孝养长辈、教育子女;立身指的是她内心当中对于女众的四德(我们讲三从四德),这个四德包括勤劳、俭朴、贞洁、幽静,以这四种德来立身,乃至于以这四德来作为齐家治国之本。她一方面孝养长辈、教育子女,一方面以勤劳、俭朴、贞洁、幽静之德要求自己来齐家治国。她内心当中对于这样的法特别的好乐,她一听到这样的法就起大欢喜。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就在彼前现出家庭主妇之身,乃至于一国夫人的皇后之身,或者是命妇、大家(命妇指受过皇上封赏的女众,大家是一个大家族的主妇),来宣说端庄娴淑、三从四德之法,使令她快速地成就。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一类众生,他心中有一种特别的好乐,欢喜保持童真不坏,观世音菩萨就在彼前现出童男身,而宣说固精养气之法,使令他快速地成就。

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前面是讲男众,这个地方是讲女众。这个女众欢喜保持处女之身,而且不求侵暴。也就是说,乃至于她受到外在暴力的逼迫也不会顺从,她对这一点特别地要求。观世音菩萨就在彼前现童女身,来宣说清净贞洁之法,使令她快速地成就。

这一部分都是讲到人道的安乐果报。

佛菩萨对众生的加持力应该是分成两部分:

一个是我们身心有灾难,忆念观世音菩萨,忆念地藏王菩萨,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放光以神通力来加持我们,但是没有为我们说法。这是第一种,他只是现神通。这样子对我们的加持是一种暂时的消除灾难,但是我们的观念没改变。我们的思考模式没有改变,我们未来的果报当然就没有改变。

第二个就是说,这个众生,他心中有很强烈的希望,他在忆念菩萨圣号的时候,不只是要解决一时的灾难,他对来生是有一种期待的。这个时候就很容易招感菩萨现身为他说法。

蕅益大师说,菩萨的说法是采取两个原则:

第一个是宣说权法,就是善巧方便之法,使令我们能够成就现世的安乐。观世音菩萨是证得圆通的法身大士,但是你希望学各式各样的法,他都不拒绝,他就应你的希望来成就你现世的安乐。

第二个,密令将来成就无上菩提。菩萨说法有一个特点,他会把无上菩提的道法放在安乐的果报当中。比方说,你今天听外道说法,外道也讲五戒,讲十善法,但是你听外道讲法以后,你内心的种子大概就是五戒十善,其他就没有了。观世音菩萨也为你说五戒十善,但是他会巧妙地把无上菩提的法放在五戒十善当中。你依五戒十善的法成就人天果报以后,你就很自然会发菩提心,那个道的力量还在。就是我们讲的为实施权,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他刚开始第一步先满足你现在的希望,把未来的希望先放进去。菩萨的教化众生是不可思议的事,有权实两种的妙法。

当然,这个地方有一个观念值得我们注意。我们看观世音菩萨在前面讲到耳根圆通的时候,在修自利的过程当中他是反闻闻自性,他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可以说是离一切的相状,破妄显真,一切的杂染相、一切的可乐的相全部都不取着。所以自利的部分他是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正念真如,无有少法可得。但是,你看菩萨度化众生的态度,他是恒顺众生,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我们利他跟自利的心态不一样。你不能说,我持什么样的戒法你就要跟着我持,我修什么圆顿止观你就跟着我,不是这个意思。度化众生,你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度化他。你看观世音菩萨就是这样的做法。你希望成就什么样的因缘,他就先满你的愿,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或者我们说,《法华经》说的开方便门,然后再进一步地示真实相。这个地方是我们未来度化众生要学习的地方。

这是讲到菩萨的现身和说法,来使令众生成就欲乐。心中有什么样的希望,菩萨就现身为你说法,使令快速成就。

卯二、成就厌离

这个地方就是说,你希望能够厌恶、远离某一种果报,菩萨就为你说法,使令你厌离而得生于人道之中。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图二】

说有一类的诸天(这个诸天应该偏重于欲界的诸天),这个天人心中有一个希望,希望能够远离欲界天的果报。

欲界天的果报有三种的过失:

第一个,诸天会爱着天乐而不思出离。我们到了天上去以后,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这个五尘非常胜妙,包括你看到的形状、听到的音乐都特别地美妙,所以诸天是没有出离心。佛陀不在天界出世,因为出世也没用,等于是白白地浪费精神体力。你看佛陀只在人世间出世,因为人世间苦乐参半,刚刚好。诸天第一个过失,他没有出离心。

第二个,就是这诸天果报当中,有一类的诸天是福报浅薄,恒受饥渴。有一种诸天,他可能是因为内心某一种善心的德行而生到天上去的,但是他布施的善业不够,所以他虽然现出诸天的尊贵身,但是他“食常不足”。在经论上说,很多天人要跑到人世间来吃水果,野生的水果,因为他吃不饱。那么吃不饱他为什么能生天呢?他因为有某一种美好的德行而生天,但是他布施的善业是不够的,这个也是他的问题。

第三个,诸天他没有一种很强烈的专注的忆念。天人的五阴身心是极度地散乱。所以你不要看佛陀说法的时候释提桓因下来听,他一回到宫中就全部忘光了,因为他没办法去忆持,去专注地忆念佛法僧三宝。他的果报体有这个问题,散乱。

这个天人,当然应该过去世是有一点佛法的善根,得到诸天美妙安乐果报的时候他非常后悔,他觉得不应该来到天界,他希望能够去改变他的本位,当然他就跟佛菩萨祈求。“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现出天人之身,来宣说无常、苦、空、无我之法,使令他能够快速地结束天的果报,而往生到人道去。人道是法器,能够修学佛法。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个龙,它是广修种种的福报,但是它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它不奉持如来的戒法,它不持戒;第二个,它的脾气特别地暴燥,欢喜斗争。但是它有福业,它生在龙宫,也享受很好的龙宫的生活。

它得到龙的果报以后,有三种过失:第一个,热沙炙身。天气热的时候,那个沙吹过来,就跑到它的鳞片当中去伤害它的色身,热沙炙身。第二个,风坏宫掖。大风一吹,就把它的宫殿破坏了。第三个,金翅鸟啖。大鹏金翅鸟翅膀一振动,就把海水拨开来,把龙抓去吃掉了。它有金翅鸟伤害的恐怖。

所以,它得到龙的果报的时候非常后悔,它希望厌离,便向菩萨祈求。“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菩萨就为它宣说,你要好好地持戒修善,要保持正直柔和、仁慈谦让之心,使令它快速地成就。改变一下心态,改变一下行为,你才能够快速地远离龙身的果报。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药叉是八部鬼神的一种,翻成中文叫勇健鬼,他的行动非常快速,但是性情特别暴恶。他对于这样的一个果报体非常厌恶,“乐度本伦”,所以观世音菩萨就现在彼前,现药叉身来说明持戒修福、柔和善顺之法,使令他能够远离药叉之身。

喜欢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m.ayshuwu.com)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爱乐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夫人她梦醒获预知,顾总请小心全能修炼系统我家honey超能撩让你假结婚,没让你来真的啊嫡色生香:侯爷,淡定点主角叫剑无双漫威里的大超为娶丞相之女,纨绔她位极人臣了蜜糖不如你甜美修仙魔少121军婚南洋姑娘与军官都市的巫觋在综网双魂冰心劫重生86想娶大蜜蜜异世界召唤师,带着老婆来种地锦绣深宫:帝君娇宠寒门后医路青云无错版隐灵诀我从地狱来医路青云类似小说
经典收藏仙君,快别修你那破无情道了携百货系统逃荒后她被迫成了团宠美人纯又欲被领养了,但我是作为宠物被养末世重生,我有灵珠空间穿成王宝钏,凌霄才是良配成为神灵从灵异直播开始重生八零:只属于你的童话今日宜告白麒麟子诞生?但是不是我撒娇哭包弟弟变疯批啦!帝少追爱:女王别想逃僵尸萌物:帝少的甜蜜饲养八零军宠:重生后成为军官掌中宝残疾女主苟命在星际穿越之咸鱼求翻身灭霸降临斗罗大陆盛世谋略之锦绣良缘顾太太总想离婚继承亿万家产主母二嫁!病弱王爷你有喜了
最近更新八年未见面的乡下小娇妻来随军了父子火葬场!苏小姐离婚独美贬妻为妾?转身嫁权臣灭渣男满门女扮男装复仇记嫂子是女帝,我还考状元干嘛!完蛋!拿了女主剧本,被仙子缠上蔚蓝档案:童话之梦糟糕皇子不是人惨!被削骨熬汤,重生大杀四方!四爷的娇宠贵妃琼满香娘娘绑定闺蜜系统,被后宫团宠听情敌心声,当情敌男人晚归不寻此意非非我在商战中驭情二小姐重生乱杀,禁欲世子日日沦陷玄学傻妻掉马后,全球大佬排队宠人在迪迦:我比高斯奥特曼更仁慈当家主母换嫁后,冷面将军宠不完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txt下载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